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кий,1821~1881),俄国19世纪文坛上享有世界声誉的一位小说家,他的创作具有极其复杂、矛盾的性质。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于医生家庭,自幼喜爱文学。遵父愿入大学学工程,但毕业后不久即弃工从文。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影响下,他醉心于空想社会主义,参加了彼得堡进步知识分子组织的彼得拉舍夫斯基小组的革命活动,与涅克拉索夫、别林斯基过往甚密。
1846年发表处女作《穷人》,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驿站长》和果戈里《外套》写“小人物”的传统,对他们在物质、精神上备受欺凌、含垢忍辱的悲惨遭遇表示深切同情。唤醒他们抗议这个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双重人格》(1846)、《女房东》(1847)、《白夜》(1848)和《脆弱的心》(1848)等几个中篇小说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别林斯基分歧日益加剧,乃至关系破裂。后者认为上述小说流露出神秘色彩、病态心理以及为疯狂而写疯狂的倾向,“幻想情调”使小说脱离了当时的进步文学。
1849~185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因参加革命活动被沙皇政府逮捕并流放西伯利亚。十年苦役、长期脱离进步的社会力量,使他思想中沮丧和悲观成分加强,从早年的空想社会主义滑到“性恶论”,形成了一套以唯心主义和宗教反对唯物主义和无神论,以温顺妥协反对向专制制度进行革命斗争的矛盾世界观。
他流放回来后创作重点逐渐转向心理悲剧。长篇小说《被伤害与被侮辱的人们》(1861)继承了“小人物”的主题。《穷人》里偶尔还能发出抗议的善良的人,已成了听任命运摆布的驯良的人;人道主义为宗教的感伤主义所代替。《死屋手记》(1861~1862)记载了作者对苦役生活的切身感受,小说描写了苦役犯的优秀道德品质,控诉了苦役制对犯人肉体的、精神的惨无人道的摧残,无情揭露了沙皇俄国的黑暗统治。
《罪与罚》(1866)是一部使作者获得世界声誉的重要作品。
《白痴》(1868)发展了“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主题,女主人公娜斯塔西亚强烈的叛逆性和作为正面人物的梅什金公爵的善良与纯洁,使小说透出光明的色调。但一些用以攻击革命者的“虚无主义者”形象,削弱了小说的揭露力量。
在《鬼》(1871~1872)中已没有被伤害与被侮辱者的形象,而只有对革命者的攻击了。
最后一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1880)是作者哲学思考的总结。作者以巨大的艺术力量描写了无耻、卑鄙的卡拉马佐夫家族的堕落崩溃。对颠沛流离、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表示深厚同情,但也流露出消极的一面,例如认为只有皈依宗教才能保全道德的价值,只有宽恕和仁慈才能拯救人类社会等说教。
陀思妥耶夫斯基擅长心理剖析,尤其是揭示内心分裂。他对人类肉体与精神痛苦的震撼人心的描写是其他作家难以企及的。他的小说戏剧性强,情节发展快,接踵而至的灾难性事件往往伴随着复杂激烈的心理斗争和痛苦的精神危机,以此揭露资产阶级关系的纷繁复杂。矛盾重重和深刻的悲剧性。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善恶矛盾性格组合、深层心理活动描写都对后世作家产生深刻影响。
书名 | 作者 | 出版社 | 豆瓣评分 |
---|---|---|---|
卡拉马佐夫兄弟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9.4(7818人评价) |
罪与罚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9.1(5075人评价) |
白痴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8.9(3775人评价) |
白夜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8.1(2604人评价) |
地下室手记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漓江出版社 | 9.1(1927人评价) |
死屋手记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9.1(1356人评价) |
被欺凌与被侮辱的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8.6(1075人评价) |
群魔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译林出版社 | 9.3(691人评价) |
作家日记(上下)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8.4(40人评价) |
穷人的美德 : 陀思妥耶夫斯基天才犯罪论集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7.3(270人评价) |
赌徒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9.0(217人评价) |
少年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8.7(165人评价) |
舅舅的梦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山西人民出版社 | 8.0(45人评价) |
人不单靠面包活着 : 陀思妥耶夫斯基书信选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8.5(121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论艺术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书店出版社 | 8.5(89人评价) |
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 | [美]乔治·斯坦纳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8.8(215人评价) |
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上下) | [俄]梅列日科夫斯基 | 华夏出版社 | 9.3(193人评价) |
鬼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9.3(252人评价) |
双重人格 地下室手记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译林出版社 | 9.0(687人评价) |
女房东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文光书店 | 8.6(11人评价) |
穷人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河北教育出版社 | 8.3(82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观 | [俄]尼·别尔嘉耶夫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9.0(187人评价) |
文化的哲学 | [俄]尼·别尔嘉耶夫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8.3(44人评价) |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六次讲座 | [俄]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8.6(372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 复调小说理论 | [俄]巴赫金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9.2(236人评价) |
读书与识字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读书随笔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金城出版社 | 7.3(32人评价) |
同时代人回忆陀思妥耶夫斯基 | [俄罗斯]多利宁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8.7(30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次爱情 | [美]马克・斯洛尼姆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7.7(88人评价) |
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 : 关于悲剧哲学的随笔 | [俄]列夫·舍斯托夫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8.4(55人评价) |
在约伯的天平上 | [俄]舍斯托夫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9.0 (163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 : 系统论述 | [德] 赖因哈德·劳特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8.3(64人评价) |
伪君子及其崇拜者 : 摘自一个无名氏的回忆录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8.1(30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第1卷) | [美] 约瑟夫·弗兰克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8.8(87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 | [中]巴赫金 | 中央编译出版社 | 8.3(73人评价) |
忧郁的先知:陀思妥耶夫斯基 | [中]冯川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8.4(32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艺术研究 | [中]彭克巽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7.7(32人评价) |
冬天记的夏天印象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8.1(11人评价) |
诚实的贼 | [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 新星出版社 | 8.6(20人评价) |
宗教文化语境下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 | [中]王志耕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8.4(29人评价)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世界文学 | [俄]弗里德连杰尔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8.3(11人评价) |
巴登夏日 : 关于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切 | [俄]列昂尼德·茨普金 | 南海出版公司 | 8.1(191人评价) |
精神领袖 : 俄罗斯思想家论陀思妥耶夫斯基 | [俄]索洛维约夫 等著 | 上海译文出版社 | 9.4(99人评价) |
道德·上帝与人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 | [中]何怀宏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8.8(60人评价) |
漂泊的灵魂 :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俄罗斯传统文化 | [中]赵桂莲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8.0(31人评价) |
三大师 : 巴尔扎克 狄更斯 陀思妥耶夫斯基 | [奥地利]茨威格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8.8(24人评价) |
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回忆录 | [俄]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8.6(80人评价) |
一八六七年日记 | [俄]安娜·陀思妥耶夫斯卡娅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7.8(29人评价) |
v1.5.2